關于博能 |
|
條碼產品 |
|
條碼耗材 |
|
|
|
我國條碼系統成員達13萬家 |
|
我國條碼系統成員達13萬家
據中國物品編碼中心2005年12月底的統計,我國條碼系統成員保有量已達到13萬家。其中,2005年發展系統成員2.7萬家,比2004年增長10.7%。 據分析,這個增長幅度主要原因是新的《商品條碼管理辦法》的發布與實施。新的《商品條碼管理辦法》已于2005年5月30日發布,10月1日起實施。該辦法發布后,商業企業對生產企業應用商品條碼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境外注冊的商品條碼要求國內備案管理的逐步增加,集團公司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子公司使用商品條碼得以規范,促進了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重點領域條碼應用的推進。3年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相繼在醫藥、建材、服裝等行業大力推進商品條碼的應用,這些領域的商品條碼應用保持了增長趨勢。2005年,醫藥、建材繼續保持了高于平均增長率的增長速度,服裝企業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率達到31.27%。 區域性重點領域的推進對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5年3月1日,《廣東省商品條碼管理辦法》頒布實施。該《辦法》規定,廣東省食品、藥品、日用化學品、兒童玩具和家用電器等5大類11小類的產品均應標注商品條碼,廣東省條碼系統成員發展數量迅速增長,食品和家電分別比2004年增長213.8%和169.2%。 2005年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其中包括牽動全局的產業結構調整,如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項戰略性舉措顯然加快了東北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但由于重工業下游的產業尚未形成規模,直到2005年,東北地區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仍然困難。一些和產業結構調整關聯度較高的制度的實施也影響著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食品安全認證和市場準入就阻擋了一批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進入超市,影響了食品行業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2003年食品生產企業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率曾達到72.2%,2004年和2005年增長率分別為0.95%和3.4%。另外,區域性質量事件對某一區域條碼系統成員發展有顯著的影響。以上幾種制約因素雖然影響了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但從長遠看,這些因素都為條碼系統成員的增長作了充分的準備。
|
|
|
|